|
|
課 題: 5-1-2 行政區劃 第 2 課時 學習目標: 1.了解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;省級行政區劃的位置、簡稱、中心; 2.培養識圖能力、分類比較能力、聯想想象記憶能力等; 3.形成愛祖國愛家鄉的價值觀,認識臺灣是祖國的神圣領土。
重點預測:省級行政區劃的位置、名稱、簡稱、中心 難點預測:空間能力的培養
【復習鞏固】
【導入新課,熟悉目標】
【知識鏈接】 1.省之最 最東最北:黑龍江省 最西:新疆 最南:海南省 緯度最高的省:黑龍江省 緯度最低的省:海南省 跨經度最廣的省:內蒙古 跨緯度最廣的省:海南省 面積最大的省:新疆 鄰國最多的省:新疆 鄰省最多(8)的省:陜西省、內蒙古 人口最多的省:河南省 海岸線最長的省:廣東省 最年輕的直轄市:重慶市
2.省名由來
因山脈、河流、湖泊命名的省名—— 山東省和山西省:太行山 河南省和河北省:黃河 湖南省和湖北省:洞庭湖 黑龍江省、黑:黑龍江 浙江省、浙:浙江,即錢塘江 云南省、云:云嶺 青海省、青:青海湖 閩:閩江 贛:贛江 湘:湘江 滇:滇池
因歷史命名的省名—— 晉、魯、秦、蜀等:古代國名 冀、蘇、豫、鄂、桂、甘、隴等:古代地名
3.市的不同行政區劃級別 直轄市——省級,如上海市 地級市——介于省級與縣級,如杭州市 縣級市——縣級,如建德市
4.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 ⑴居民以漢族為主,是大陸移民后裔。 ⑵語言以漢語為主,方言是閩南語,文化背景,民族習性相同。 ⑶三國吳王孫權派官兵到過臺灣。 ⑷隋朝三次出師臺灣。 ⑸元明兩朝設澎湖巡檢司,管轄臺灣。 ⑹1661-1662年明末將領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。 ⑺1885年清朝設臺灣省。 ⑻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后,臺灣被日本占領。1945年中英美蘇發表《開羅宣言》,明確臺灣、澎湖列島屬于中國領土。抗戰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。 ⑼1949年國民政府逃往臺灣,兩岸從此分裂。近來關系有所緩和。
【預習導航】 1.我國的基本行政區劃有哪三類p5
2.省級行政區劃始于何時何名稱?何時奠定基本格局?p5
3.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可分哪四類?各有幾個?p5
4.什么是一國兩制?針對哪些地區?哪2個地區已成功實現?p5
【課堂探究】
闖三關:指圖說省份,以及簡稱、行政中心
第一關:按書本5-6頁的地區劃分,在p6圖上完成
第二關:按下列要求,在p6圖上完成 1.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指出9個邊疆省份(有陸上鄰國) 2.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指出14個沿海省份(島嶼省份放在最后) 3.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指出我省的五個相鄰省份 4.兩個特別行政區、四個直轄市、五個自治區 5.省名對稱的四組省份(注意哪一組不相鄰)
第三關:大展示。抽取前兩關的某要求,在空白圖上完成。 (根據難度,得分乘以1~2的系數為最后得分)
【預習質疑】 預習中遇到的疑問:
【達標檢測】 作業本3-4
【小結反思】 學習本課,你收獲了 。
空白版的中國行政區劃圖見前一個的導學案上附圖
|
|